拼音: ér
笔画: 2
部首: 儿


解释:
				儿 

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下面是人”字,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。儿”是汉字部首之一,从儿”的字大都与人”有关。本义幼儿。古时男称儿,女称婴,后来孩童都称儿)

 同本义 

 儿,孺子也。--《说文》

 专气致柔,能如婴儿乎?--《老子》第九章

 老人儿啼。--《史记·循吏列传》

 男曰儿,女曰婴。--《苍颉篇》

 见两小儿辩斗。--《列子·汤问》

 又如儿女子(孩童);儿剧(犹儿戏);儿话(孩子话);儿撬(拐棍儿);儿拜(孩童对大人所行的礼拜);儿啼(小孩哭);儿孩(孩童)

 儿女,父母所生的子女,第一代后裔 

 儿 ér

 ①小孩子婴~。

 ②年轻人(多指青年男子)男~。

 ③儿子~女。

 ④词尾,同前一字连成一个卷舌音小孩~。

 【儿歌】儿童文学的一种。一般与童谣合称为儿童歌谣。儿歌是指反映儿童的生活和思想感情的诗歌。形式短小活泼,用辞简明,节奏明快,韵律响亮,适合儿童接受和传唱。

 童谣则指流传于儿童中间的歌谣。

 【儿化】〈语〉汉语普通话和某些方言中的一种语音现象,即后缀'儿'字不自成音节,而和前头的音节合在一起,使前一音节的韵母成为卷舌韵母。又叫儿化韵。

 【儿化韵】见【儿化】。

 【儿童节】见【六一儿童节】。

 【儿童文学】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。包括童话、诗歌、小说、故事、戏剧等形式,要求通俗易懂、生动活泼,适应不同年龄的少年儿童的智力和爱好。

 【儿童心理学】心理学分支之一。研究儿童心理发生、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。

 【儿戏】像小孩子那么闹着玩。比喻对重要的工作或事情不负责、不认真视同~。

 儿rén 1.见《说文.儿部》。

 儿ní 1."齯"的古字。参见"齯齿"。 2.姓『有儿宽。见《汉书》本传。
			

热门